• 回到顶部
  • 0372-2927979
  • QQ客服
  • 三医院二维码

健康科普丨谈“艾”色变?正确认识艾滋病

 

 

本期·科普专家

2023.12.24 / 任雪飞

 

 

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输血科

主管检验师

----------------

安阳市卫生健康委

健康科普专家

河南广播电视台

健康科普专家

 

 

 

 

谈艾色变

正确认识艾滋病

本期科普内容审核丨孙晓峰  任雪飞

 
 

随着社会的发展,艾滋病病人越来越多。好多人就开始恐艾或者是谈艾色变。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艾滋病,正确认识艾滋病,不恐艾。

 
 

 

 

0

1

 

HEALTH SCIENCE

 

谈艾色变
正确认识艾滋病

 
 

HEALTH SCIENCE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也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症,英文简称AIDS。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在我国艾滋病和非典型肺炎(SARS)都属于乙类传染病的范畴。和其他病毒不太一样的是,HIV可以直接攻击免疫系统,人体细胞免疫中非常重要的CD4+ T淋巴细胞就是它主要的攻击目标。随着HIV的大量复制,CD4+ T淋巴细胞会大量死亡,最终导致人体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一旦进入发病期,丧失免疫系统保护的人体直接暴露在各种机会感染下,很容易造成各种机会感染,寄生虫病,还会患上各种恶性肿瘤。到了艾滋病后期,人体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死亡率较高。

 
 

HEALTH SCIENCE

 

 

 

0

2

 

HEALTH SCIENCE

 

谈艾色变

正确认识艾滋病

 
 

HEALTH SCIENCE

艾滋病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1981年6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杂志上登载了5例罕见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罕见疾病被正式命名为“艾滋病”。1985年,一位来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后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医治后很快死亡,随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现代研究普遍认为,艾滋病是一种动物源性的病毒性疾病,起源于非洲中部的野生灵长类动物,通过跨物种传播感染了人类,并逐渐在人类中流行起来。

 
 

HEALTH SCIENCE

 

 

 

0

3

 

HEALTH SCIENCE

 

谈艾色变

正确认识艾滋病

 
 

HEALTH SCIENCE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症状及预后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一般不会马上致病,艾滋病潜伏期平均为2~8年。病情发展到艾滋病期之前,人甚至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HIV本身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分为1型和2型。

目前世界范围内(包括我国)主要流行HIV-1型。HIV侵染人体后,会选择性吸附在靶细胞的CD4受体上,在辅助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宿主细胞。经逆转录、入核、整合、转录、出核、翻译、装配、出芽,最终释放出成熟的病毒颗粒。

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清除病毒,这就导致HIV在人体内可以“疯狂”复制。HIV最主要的攻击目标是CD4+ T细胞,正常人CD4+ T淋巴细胞数量在700~1100左右,HIV感染者如不经过治疗CD4+ T淋巴细胞数会不断减少,持续数年不等,最终CD4+ T淋巴细胞数会下降到350以下,部分晚期艾滋病人降至200以下。没有了CD4+ T淋巴细胞的保护,人体免疫系统会彻底崩溃,从而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神经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胸痛以及心包积液等症状。

 

艾滋病是绝症吗?

感染HIV并不等于“死缓”,实际上感染HIV并非无药可治,人们只是很难把HIV完全从人体中清除。早期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HIV感染者通常8年左右就会发展成AIDS病人。可是随着“鸡尾酒疗法”的问世,HIV感染者完全能做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携带HIV但不发病,艾滋病人的寿命得到了大大延长。

近年来,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已经有几十种药物能用来帮助治疗,许多研究证明,在正规系统的治疗条件下,HIV感染者通过终身服药,可以接近甚至达到正常人的寿命。

 
 

HEALTH SCIENCE

 

 

 

0

4

 

HEALTH SCIENCE

 

谈艾色变

正确认识艾滋病

 
 

HEALTH SCIENCE

如何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性传播预防

(1)安全性行为:避免与未知的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或者使用安全套。

(2)定期检测:双方在性行为前应进行性健康咨询,并进行HIV检测。

(3)不共享针头:避免与他人共用针头、注射器等锐器,避免感染血液传播疾病。

 

血液传播预防

(1)不共享注射器:避免与他人共用针头、注射器等锐器,避免感染血液传播疾病。

(2)献血注意事项:在献血前必须接受HIV检测,并在检测结果未明前使用安全套预防。

(3)安全注射:注射时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感染血液传播疾病。

 

母婴传播预防

(1)母亲治疗:感染HIV的女性在怀孕期间应接受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2)人工喂养:感染HIV的女性应选择人工喂养方式,避免母乳喂养婴儿。

(3)产后阻断:在婴儿出生后,应立即进行阻断治疗,以降低婴儿感染的风险。

 
 

HEALTH SCIENCE

 

 

0

5

 

HEALTH SCIENCE

 

谈艾色变

正确认识艾滋病

 
 

HEALTH SCIENCE

艾滋病的治疗和管理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等。

免疫调节: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包括干扰素、白介素等。

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如肺炎、结核病等。对于这些感染,应采取预防措施,并在发生感染时及时治疗。

心理支持:艾滋病患者往往存在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因此应给予心理支持和关爱。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HEALTH SCIENCE

 

 

0

6

 

HEALTH SCIENCE

 

谈艾色变

正确认识艾滋病

 
 

HEALTH SCIENCE

正确认识艾滋病 不恐艾

 
 

HIV的传播途径比较明确,主要以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为主。

HIV病毒广泛存在于HIV携带者和AIDS病人的血液、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中,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病毒浓度最高。只要不发生高危行为,日常生活中的感染HIV的人共同进餐、共用餐具、共用房间、握手、拥抱、近距离交谈都是不会被感染的。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离开人体后会迅速失活。同时HIV对热比较敏感,56℃处理30分钟、100℃处理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巴氏消毒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可灭活HIV。

日常生活保证“洁身自好”,杜绝各类型毒品,拒绝有风险的输/供血,是不会感染HIV的。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其防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推广安全性行为、定期检测等措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通过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和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正确看待艾滋病患者,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防治艾滋病,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HEALTH SCIENCE

 

 

 

 

 
 

 

 
 
 

任雪飞

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  E N D  —

 

 

 

医护伴您左右  秒懂健康无忧

 
 

豫健之声·健康安阳科普在线

专业角度·健康深度·情感温度

医护伴您左右

秒懂健康无忧

倡导健康生活理念

提高科普服务水平

传播科学 暖心 风趣

权威的健康知识

—安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安阳市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

河南广播电视台

 

 

健康安阳

健康科普在线

 
 

 

 
 

健康科普往期回顾

 

专注卫生健康  传播科普知识

立足本土  辐射中原  面向全国

 

 

总监制丨张金文

总策划丨陈美红  贺海防

策划丨朱晓涛  崔月雷  翟倩倩

本期监制丨杨璐

本期审核丨孙晓峰  任雪飞

责编丨和静    执行丨史雨莎

主编丨杨萌萌    编辑丨申珂莹  刘雯娜

工作邮箱:13700850054@163.com

 

首页    便民服务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丨谈“艾”色变?正确认识艾滋病
创建时间:2023-12-24